首页 > 经验交流 > 正文

瞄准市场转观念 围绕精细练内功——石油化工(芳烃及精细化工)· 辽宁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

发布时间:2021-05-10   来源:中国石油新闻中心

截至5月8日,辽阳石化对二甲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累计发电150万千瓦时。作为目前国内同类装置中规模最大、单机发电容量最高、能源综合利用率最佳的一套系统,每年可创效900万元。若考虑发电创效、用于冬季供暖、为装置伴热及夏季高温季节为装置冷却降温等因素,整个系统每年可节约煤炭12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20.5万吨,创效近1亿元。    

面对国际油价暴跌、疫情全球蔓延等因素导致的成本、效益、产量多重压力,辽阳石化坚持底线思维,苦练内功,坚持四个“精细”,即在生产上精耕细作、经营上精打细算、管理上精雕细刻、技术上精益求精,立足问题导向,实现提质增效。    

深度挖潜降本增效细算账    

降低煤炭采购成本、深化节能降耗技术攻关、加强利库降低库存物资……4月7日,辽阳石化围绕“安全创效、市场创效、优化创效、管理创效、技术创效、改革创效”细化制定96项提质增效措施,强力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,深度挖掘潜力,全力以赴保效益。    

数据显示,通过提高罐车充装量,减少槽车运用,降低租赁费用,今年3月和4月,辽阳石化节省铁路运输及租赁费48.8万元。辽阳石化把有限的费用花在刀刃上,可以暂缓支出的坚决按下暂停键,可办可不办的坚决按下终止键。40万吨/年干气及液化气脱硫脱硫醇装置员工提出“降低再生碱液注风量,减少碱液消耗”金点子,每月节约1.3万元;聚乙烯车间员工提出采用新型涂膜过滤袋避免物料浪费的建议,年可增效34万元。细算账、算细账已成为辽阳石化广大干部员工的行为习惯。    

辽阳石化将过紧日子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,优化生产运行和产品结构,把以市场为导向、以效益为中心真正落到实处,迎难而上、练冬御寒,在打好效益发展持久战中努力干出“好日子”。今年一季度,辽阳石化克服疫情影响,产品出口总量同比增长55.18%。    

技术攻关提升竞争力应万变    

4月2日,辽阳石化优化芳烃循环水场运行方式,由双泵改为单台运行,每小时节约用电800千瓦时,年可节约近400万元。    

辽阳石化扭住效益“牛鼻子”,算好盈亏“经济账”,拨响效益“算盘珠”,将效益观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,变中求新,新中求进,进中求优。    

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成本,辽阳石化把“湿毛巾”拧干,保持竞争优势。4月7日,辽阳石化开始“循环丙烷+液化气+芳烃尾气”的加工模式,将外送丙烷产品切至裂解炉回炼,在高效产品产量不变的基础上,每月减少液化气原料750吨,年创效600万元。    

在此基础上,辽阳石化打破成本认识禁区,牢固树立从严精细化管理、“一切成本皆可降”的理念,将“湿毛巾”拧干再拧干,使降本增效的思路更开阔、步子更大、措施更扎实。通过技术攻关优化乙烯裂解原料结构,辽阳石化实现了轻烃回收装置液化气补充裂解原料方式运行,年可降低成本2000万元。    

辽阳石化按照市场价格倒推生产成本,瞄准全价值链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费用管理,深化对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,充分挖掘成本降低潜力,以强化成本管理的“不变”应对市场“万变”,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。    

苦练内功变“熬冬”为“冬训”    

辽阳石化抓住低油价带来的改革创新窗口期,增强市场意识、机遇意识、竞争意识,看清市场变化和规律,料准行业趋势和前景,破解发展瓶颈,化解各种风险挑战,练内功、提质量、上台阶,变“熬冬”为“冬训”。    

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柴油需求好于汽油,医用化工料需求猛增的实际,辽阳石化提高市场预判能力,早判断、早决策、早执行,高效调整产销环节以应对外部变化,以销定产,产销结合,效益优先和产业链顺畅优先“双轨合并”,有效应对市场变化。    

通过加强与销售公司沟通,控制合理库存,保障后路畅通,今年一季度,出口柴油36.4万吨,创季度出口量历史新高;4月14日,首批自主研发的聚丙烯熔喷专用料销往浙江瑞安,实现外销创效;4月16日,建成东北三省首家标准熔喷布生产线,实现中国石油“石油、丙烯、聚丙烯、聚丙烯熔喷专用料、熔喷无纺布、口罩”从“一滴油到一个口罩”的一条龙全产业链。    

4月1日,刚刚完成整体架构搭建的仪电中心对公司24套3200个螺旋式景观灯罩进行检修更换,节省外委费用5万元。辽阳石化深入推动市场化改革、“三项制度”改革、管理体制改革和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改革,破解体制机制障碍,打好转危为机、逆势而上的战略主动战。    

辽阳石化瞄准市场找灵感、做研发,走高端化、特色化、差别化发展之路,以技术攻关和产品创新助力公司提质增效。今年3月份,辽阳石化获得“污油密闭排放集合管”“螺杆自吸泵安全灌泵排汽装置”两项实用新型专利,在“冬训”中“训”出前沿技术、关键核心技术和“卡脖子”技术的实力与能力,也“训”出一批科技领军人才。